欧盟又要拿起大棒 海外建厂能坚持吗?
近,小编同广大的中国国民们一样,深受奥运会的兴奋与遗憾中,但不得不引起大家注意的中国光伏制造也同样再次迎来挑战的时刻,一直在实施密切监控的欧盟又要对中国的市场拿起大棒了! 来自国家商务部官网消息称,欧盟委员会近日宣布撤销了宁波欧达光电、浙江启鑫新能源科技和山东力诺光伏在内的3家中国光伏企业价格承诺资格。这是继8月中旬欧盟宣布取消5家中国光伏企业价格承诺资格后的新事态进展。 欧盟上述举措对中国企业总体而言偏负面,不排除后续将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会退出,但不同于数年前欧美对中国光伏制造业实施“双反”之时,几乎构不上大的威胁。彼时,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多数地区光伏应用尚未开启,以德国为全球光伏发电应用中心的欧盟,几乎直接决定中国光伏制造的命运。 至此,加之因遭欧盟警告后自愿退出的乐叶光伏、隆基股份、东营光伏等8家中国光伏组件企业,退出中欧光伏价格承诺协议的中企总数已达到16家。根据中国机电商会数据显示,当年加入承诺的总共121家。 与大部分二三线竞争对手企业不同,处于一俱乐部中的光伏组件大佬们不动声色地把部分产能推向国际化,抵消欧洲订单减少带来的风险。 作为全球大的多晶硅及硅片生产商,处于上端原料提供的保利协鑫几乎不受影响,因为目前硅片提供商近80%在中国内地,其他少数分布在台湾,东南亚,由于中国内地的产硅片的竞争力很强大,远比台湾有优势。该公司副总裁吕锦标告诉界面新闻,已经在泰国建立基地的天合光能、上市公司中利科技的子公司中利腾晖使用的硅片全由保利协鑫提供。 不过,小编表示担忧,现在中国产品很难再出口至欧盟了,这在2016年的下半年中国市场肯定又是一个寒冬。